「我們事務所可以說是一個人工智慧的事務所,碳手印數位科技就是我希望打造成稅務會計界的UBER,我的願景是可以開啟人機協作,建立稅務會計作業價值管理,讓缺乏資源的中小企業與事務所可以更有效率的經營,運用AIOT達到ESG。」元大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李淑敏談到公司願景時,眼神充滿了興奮之情。
從業超過25年的她發現,會計師的工作重複性很高,而且在報稅、審計和資料管理上,繁瑣的手工流程讓會計師們長期處於緊張和高壓,為了解放這些重複的流程,2017年,李淑敏開啟數位轉型之路,開創「碳手印數位科技」,決心透過AI和物聯網(IoT)技術,引領公司邁向「智慧會計」新時代,重塑傳統會計服務模式。
圖/元大會計師事務所李淑敏所長兼碳手印數位科技執行長。「智慧會計4.0」時代來臨破解會計師的繁忙魔咒
降低作業流程風險與成本、降低氣候環境風險與成本,實現「帳錢分工、兩帳合一」新願景。在碳手印打造的AI稅務會計系統中,免去發票寄送與手工輸入傳票已成現實。電子發票甚至可以直接串接國稅局的財政資料中心,讓資料自動匯入並生成傳票,大幅簡化報稅流程。同時導入OCR技術,讓紙本憑證也能通過圖像自動辨識轉換為報稅內容,實現「無紙化稅務」。李淑敏自豪地說:「我的員工省去了至少70%手工KEY IN紙本發票、黏傳票的時間,而且這套AI系統是可以去判讀這張憑證是不是營業稅可以扣抵的,這真的減少了會計師很多時間。」此外,無紙化作業降低了紙張使用量,實現了企業減碳目標,讓公司在提高效能的同時也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不僅於此,導入AI也讓李淑敏解決了現在會計人才荒,李淑敏說:「我發現我們會計行業有80%都是女生,他們可以用空閒時間來處理這些會計入帳等問題,甚至可以在家工作,我們將工作流程簡化,她們就已經可以把多的時間照顧家庭,再來,我們伺服器是一個運算儲存的雲端伺服器,她在哪裡都可以工作,我招人就一點也不困難。」李淑敏企圖打造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永續會計師事務所。
事務所員工變「教練」:人機協作的新角色
願景很美好,不過AI的引入是否會引發舊有員工反彈,害怕自己的工作被AI給取代,李淑敏笑說:「我的員工都很開心,因為她們的工作變少,但薪水沒有減少。」她開始訓練員工成為AI的「教練」,讓它成為員工的最佳助手。她也指出,傳票生成和憑證辨識的過程中,AI系統初期正確率約六成,但透過不斷訓練和優化,預計正確率最終可達99%。人機協作的模式讓員工們的工作更具價值,也讓整體帳務的精準度大幅提升。
從困境到突破:打造AI稅務系統的堅毅旅程
不過,導入AI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切都順利,也曾遇到許多挑戰,更走過不少冤枉路,李淑敏回憶著:「因為我不是工程師,我就找外包的寫手,結果他拿到你專業領域知識後,他寫一套,但給你另外一套,所以我折騰了四、五年,做的全打掉,直到兩年前,乾脆自己開始找工程師,組團隊!才開始穩定下來繼續開發,因為我知道少子化缺工及減碳是目前會計產業急迫要解決的問題。」
初期的推動不順,讓李淑敏過程中一度想放棄,會堅持下去是源自對行業痛點的深刻理解和技術革新的決心,於是從閱讀大量AI相關的文章到上第一期的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上課,完成台北科技大學AI及大數據碩士學位,李淑敏從原先的矇懂無知到了解程式架構流程可以做個稱職的PM,李淑敏說:「我只是不會自己寫code,但現在懂了邏輯程式語言特性與功能,知道怎麼跟工程師溝通,所以我就一直投資進去研發,目前整個系統也開發完成,可以面向市場並輔助我們自己的員工更有效率。」最終,她克服了重重困難,成功打造了一套適合會計事務所及一般中小企業使用的AI稅務會計系統。
打破界限與挑戰:AI引領會計行業邁向智能化未來
在數位浪潮的推動下,李淑敏的長遠目標是將AI系統模組化,讓更多會計事務所能借助這套智慧平台降低營運成本,打破地域限制,實現高效共享。不過她也表示其實許多客戶是傳統企業,對於一切雲端智能化接受度沒有這麼高,也很難推動,目前事務所的客戶中只有新創與電商等自身數位化程度較高的產業,對於這樣的會計模式接受度較高。
她開玩笑的說,為了因應這些對轉型心存疑慮的、不願意將發票及憑證數位化的,她甚至考慮推出「代掃描服務」,專門為不願意或無法自行數位化資料的企業提供文件掃描及數位轉換的服務,「希望這能加速他們的數位轉型」,她相信,這樣的未來可以讓會計行業在數位時代中以全新的模式運營,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進一步推動整個會計行業邁向智能化與全球化。
面對少子化和人力短缺問題,李淑敏鼓勵尚未引入AI的企業不要猶豫,應該盡早開始轉型,以過來人的經驗,李淑敏說:「不一定要自建系統,可以先試用市面上的AI工具。」她以自身的經驗說明,AI並非遙不可及的技術,而是一個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必備工具。隨著全球數位化轉型步伐加快,AI將成為維持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支柱。「積極擁抱AI,才能在未來的市場中站穩腳步。」李淑敏語重心長地說道。
這段旅程,不僅顯現出她對技術革新的堅持,也勾勒出一個智能化的會計未來,期盼有一天可以走出台灣,讓台灣新的會計力也可邁向全球化服務。
採訪撰文:
全國中小企業總會/中小微企業應用AI轉型案例採訪小組
圖/打造「碳客師學院」社群平台,協助企業結合AI與ESG,推動雙軸轉型。
圖/開發AIoT帳務平台「alabook」,協助企業實現智慧營運與永續治理。
圖/AI主播定期分享稅務知識,打造智慧會計的專業影響力。公司基本資料
◆產業別:會計服務業
◆成立時間:2009年
◆服務項目及特色:
提供專業稅務、會計、工商登記、薪資人資、數位轉型及國際業務服務,助企業合規經營、優化財務管理,推動數位化與全球化發展。
現況挑戰
■繁瑣流程與高壓工作:
手工操作多、重複性高,導致效率低、壓力大。
■人力短缺與人才荒:
少子化導致會計行業缺工,急需提升工作彈性。
■高營運成本與減碳需求:
手工流程增加成本,無紙化作業可助力減碳與ESG目標。
企業AI應用重點
★自動化傳票與憑證處理:
透過AI系統生成傳票,並使用OCR技術將紙本憑證轉換為數位報稅內容,大幅簡化手動流程。
★智慧化稅務與財務管理:
AI系統串接國稅局資料中心,自動匯入財稅數據,提升數據整合效率,實現無紙化稅務作業。
★支援數位化轉型服務:
為傳統企業提供數位轉型支援,例如文件掃描與數位轉換服務,促進其接受雲端智能化模式。
AI應用後說明
▲作業流程自動化:
自動生成傳票與數據處理,效率提升70%,錯誤率顯著降低。
▲工作角色與人力需求:
人員轉型AI教練,支持遠端與彈性工作,克服缺工難題。
▲數位化與客戶支持:
AI助數位轉型,提供文件掃描與轉換服務。
▲環保與永續目標:
無紙化作業,推動減碳與永續發展。